此前研究意見不一
早在20世紀70年代,多份數學期刊刊載論文,就這一問題各抒己見,充分探討。有人認為快跑能夠減少淋雨時間;反對意見則認為,快跑淋到的雨滴更多,不如以正常速度行走。
1987年,意大利一名研究人員稱,無論快跑還是正常行走,沒有本質區別。2011年,一名紡織業專家和一名物理學家發表論文稱,應該根據風向選擇速度。
問題復雜變量很多
博奇說,“先前大多數研究只給出一個簡單答案,但我發現,問題其實復雜得多。”他說,復雜之一在于人的體形。先前研究中,研究人員為簡單起見,把人的體形設定為瘦高形和矩形,這樣不夠全面,考慮人的截面長寬比更合適。
博奇認為,問題的答案可能在于人的截面長寬比、風向和雨滴大小。
隨后,博奇借助一系列數學公式計算得出結果:“大體而言,最佳方法是跑,跑得越快越好。但并非全部如此,只是大體而言。”“如果你相當瘦,可能有一個最佳速度,否則越快越好,”博奇說。至于風向,雨滴垂直落下或者逆風而行,跑得越快越好;如果順風而行,最佳速度是與風速一致,落在身上的雨滴最少。